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市场监督】安徽宣城创新构建“五环联动”体系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6:04:0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紧扣“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主线,创新构建“五环联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推动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区域协作环:跨省联动筑防线,应急响应一体化。长三角“一地六县”食品产业深度融合,跨区域风险挑战加剧。宣城市率先制定《长三角“一地六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程》,构建“预防+联动+处置”全链条应急体系。一是预防为先:将未达事故标准的舆情事件纳入处置范围,填补监管空白;二是联动为要:成立跨区域应急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快速响应;三是处置为实:制定标准化流程图,与应急预案无缝衔接,实现跨区域、跨部门高效协同。

生产管控环:党建引领强责任,出厂检验严把关口。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出厂检验不规范问题,宣城市创新“党建引领+食品安全”模式,成立食品生产行业综合党委,引领83家重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精准指导:党员技术专家“一企一策”动态调整检验项目清单,覆盖“常见病”“地方病”;二是实训提能:依托“党员先锋岗”开展沉浸式培训,企业检验员考核通过率达98%;三是服务增效:组建“党员先锋队”提供检验室改造方案,企业出厂检验规范率从68%跃升至95%,抽检不合格率下降32%。

流通治理环:“三单三标”破难题,农村食安焕新颜。聚焦农村散装食品管理混乱、冷链断链等问题,宣城市推行“三单三标”机制(标准化台账、智慧化赋能、闭环化监管),打造治理新模式。一是标准化建设:统一8类台账模板,实现“制度上墙、标识上柜、记录上本”,台账规范率提升22%;二是智慧化赋能:升级“票证通”系统,打通批发、零售、监管数据链,进货查验率提高53%;三是闭环化监管:建立“自查+整改+复核”机制,问题整改重复发生率降低18%,监管效率提升20%。目前,宣城市农村食品经营单位合规率达92%,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餐饮监管环:线上线下齐发力,网络订餐更安心。针对网络餐饮“证照不符”“幽灵店铺”等乱象,宣城市构建“线上监测+线下核查+数据交互”全链条监管模式。一是线上“数智”监测:引入第三方平台数据,精准收集违法线索;二是线下精准打击:对线上问题开展核查处置,结果通报平台并严格管理;三是数据双向互通:平台推送预警信息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同步新入网商户信息,形成闭环。今年以来,宣城市累计下架违规商户127家,整改问题店铺342家,网络餐饮投诉量下降35%,群众用餐安全感持续增强。

抽检防控环:“三级联动”控风险,闭环处置强震慑。聚焦抽检不合格核查处置不到位问题,宣城市构建“所、县、市三级联动”核查处置机制。一是压实责任:三级部门协同配合,强化审核把关;二是递进监管:根据不合格批次数落实分级整改责任,推动问题清零;三是跟踪问效:宣传市县局、市局分别抽查1批次、2批次不合格情况,防止反弹。截至目前,宣传市抽检不合格食品批次同比下降27.23%,2批次及以上不合格生产经营者数量下降45%,形成“处罚—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

治理成效:数据见证提升,群众共享成果。通过“五环联动”体系化治理,宣城市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一是风险防控更精准:跨区域协作、三级抽检联动机制覆盖全链条,风险处置效率提高50%;二是企业主体责任更落实:党建引领推动生产环节规范率提升27个百分点,农村食品经营合规率超九成;三是群众满意度更高:网络餐饮投诉下降超三分之一,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整改率达100%。

从跨省协作到城乡共治,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宣城市正以体系化、精准化、智慧化的治理模式,为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宣城经验”,奋力书写新时代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的崭新篇章。

(付宜成 吴迪)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