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春π新力量 | 95后农创客黄彬彬:在乡村种下青春的答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7:02:00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雪纯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黄彬彬已带着团队成员穿行在湖州窑里村的青石板路上。这位95后姑娘的背包里,装着一份泛黄的窑里村志,一台贴着卡通贴纸的电脑——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恰似这座乡村的蝶变密码。
“运营一个村庄,就像写一首歌,也许需要长久的努力才能看到成果,但我们坚信会有厚积薄发的时刻。”入驻窑里两年来,黄彬彬以青年的眼光探索水乡古村,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创意激活乡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与强劲动力。

黄彬彬 受访者供图
用创意点亮乡村的“诗和远方”
窑里村位于湖州南浔城区30公里外的善琏镇上,河网交织、古桥众多,是个典型的江南村落。村里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古窑文化,却因为年轻人的不断流失而逐渐沉寂下来。
2022年,黄彬彬初到窑里时,遇到的便是这样一番景象:全村40%以上老屋空置,留守老人日均步数不足千步,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薄弱的一产支撑。
如何让古村焕发新的生机?黄彬彬携手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创业团队,与湖州市南浔区窑里村集体合作社共同成立“湖州市水漾窑里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了全村域运营工作。
作为乡村运营人,黄彬彬没有着急拆装改造,而是将北大文化产业所学搬进田野,带领团队驻村调研,走入村庄的日常,盘点村庄的基础现状,发掘村庄过去和现在的故事。在与村民相互熟悉的过程中,她也一步步梳理和总结着村庄发展的方向。

黄彬彬与同伴在村中调研 受访者供图
这份调研成果最终变成了一场展览,青年们发挥各自所长,将村庄的变化轨迹用文字、摄像、绘画等等形式呈现出来。受邀前来的村民激动不已,在半小时便能逛完的展区前停留了整整两个小时,不停地感叹,“原来我们村的故事这么有意思!”
那一刻,黄彬彬对于窑里的发展满怀信心,“既然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村民都能感到如此新鲜有趣,我们迫不及待想要让更多人走进窑里,感受这座村子的厚重与坚韧。”
在“青年参与,创意赋能”的整村运营思路下,窑里村迅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猪圈改造的窑文化馆和云朵咖啡馆,一份陶艺体验一杯咖啡的组合,吸引了上万的游客;乐高教育乡村首店的积木墙上,孩子们用彩色模块拼出未来乡村的模样;麦琪萝丝亲子俱乐部的工坊里,金发碧眼国际老师的双语烘焙课,成为亲子家庭的爆款首选课程;雕塑艺术馆、油画工作室、印章馆,越来越多工作室在这里落地……
“在窑里,孩子们有空间释放天性,大人们能够找回童年,老一辈的人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乡愁记忆。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不虚此行。”

窑里村展览 受访者供图
打造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秘笈”
“水岸青苔微漾,檐上流转时光,云躲进叶的缝隙捉着迷藏。田间白鹭游荡,炊烟窑里人家……”就如同黄彬彬写下的村歌一般,对大多数人来说,来到窑里,就意味着开启一段悠闲自在的旅程。但一年有300多天住在村里的黄彬彬,却很少有时间在田园牧歌的生活中“躺平”。
与单打独斗式地在乡村经营业态不同,黄彬彬团队与窑里村集体合作社创新探索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的整村运营模式。村里空置的空间,连同村民们的信任,被郑重地交托给了这群青年打理。
在便捷了村庄统筹规划的同时,整村运营也带来了新的更大挑战。小到优化一家咖啡馆的服务,大到策划一整个村的招商,都需要黄彬彬细细思索。
为了避免景观的同质化,窑里村的业态没有一个是重样的,但店与店之间的联系反倒更加紧密。倘若你走进村里的杂货店,扫一下二维码,便能领到村艺术馆的优惠券。“在窑里开店是很幸福的,一旦入驻,不用愁客人,我们会想方设法帮忙引流。”
黄彬彬的底气来自团队里一群“较真”的青年——为游客一句建议熬夜调整,为一面墙的涂鸦风格反复沟通。作为窑里的“云管家”,他们有村里每一家小店的备份钥匙,方便在顾客到来时,不会因店主出门失望而归。
90后油画老师安妮便是被这份热情与用心所打动,几次受邀来村开设儿童手作课程后,她决定在村里开设个人工作室,成为一名“云村民”。她说,“窑里给了我不一样的灵感,在这里,青年和村庄相互需要、相互鼓舞。”

孩子们在窑里体验陶艺 受访者供图
“我们还自主研发了‘向村行’一站式乡村文旅平台,让游客能够一键预约购买服务。”黄彬彬介绍道,数字化平台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更拓宽了窑里村的影响力。
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窑里正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热门新地标,村集体经济连续两年稳定增长,带动了五十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赞美,黄彬彬并没有停下奋斗的步伐。眼下,她正忙着规划村里新打造的“青在空间”,“这将是窑里新的公共生活场域,我们期待更多新邻居的入住,也会努力孵化更多乡村发展的可能性。”
而对未来,黄彬彬也有着更大的追求,她希望以窑里为起点,总结一套乡村运营行之有效的“秘籍”,从而推广到更多的村庄建设中。“窑里发展的堵点和难点,一定也是许多村庄的共性问题。我们希望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上,既要让年轻人找到‘诗和远方’,也要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2025-05-07 14:40:00 健康服务零距离惠及村民 句容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开展基层巡诊
- 2025-05-07 10:06:00 “85后”台青武汉创业:从探路人到“架桥者”
- 2025-05-07 07:02:00 青春π新力量 | 95后农创客黄彬彬:在乡村种下青春的答案
- 2025-05-07 06:35:00 山东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召开
- 2025-05-06 15:18:00 中国新青年丨是“建设”也是“创造”:越来越多“00后”在基层实现人生价值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