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理工大学硕博实践团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5:57:002025年暑期,“青智赋能”实践团赴山东诸城市百尺河镇、石桥子镇开展深度社会实践。在广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师生们化身为田间科学家,运用快速检测技术对灌溉渠道水质与土壤样本进行采样分析,重点关注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等可能影响中药材品质与安全的指标,确保农产品安全标准得以保障。“土壤质量是中药材品质和安全的关键保障,我们的检测分析将为基地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优化种植环境,提升药材品质,这也是环境学科服务‘大健康’产业的切入点。”刘龙教授在现场讲道。

实践团还深入企业,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在企业生产车间与研发中心,师生们与技术骨干展开面对面交流,从污水处理工艺优化到余热利用等,真正实现“科研与现实对话”。为诸城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提出“高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方案,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结合工业熔渣热回收经验,为山东鼎泰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性提出“热管余热回收 + 智能控制系统”整体方案,预计降低生产能耗 15–20%,企业赞誉学院“精准技术支持”并赠送锦旗,双方计划共建“绿色制造联合实验室”,以制度化方式深化校企合作。

“净蓝”硕博实践团用20天完成夼子河村等三个村庄水源“体检”、管网优化方案,并结合二维码宣传、环保宣讲手册等开展科普,实现科学技术与民生需求双向对接。2025年初,“净蓝”硕博实践团指导教师刘长青教授团队的“基于铁-壳聚糖微珠的活性污泥系统及富集副球菌的方法”技术专利完成以550万元价格的成果转化,该专利通过新系统技术实现脱氮效率提升至90%,功能菌活性提高35%,适配乡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过去五年,该团队取得授权专利20余件、发表论文40余篇。


2015年以来,“净蓝”硕博实践团持续奔赴威海荣成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团队延续“博士带硕士、硕士带本科”的传帮带模式,实践足迹覆盖荣成多个乡镇,从破解露天粪坑污染到厕所革命,再到一体化节能型生物净化槽推广,逐步形成污水治理长期机制。“让科技扎根泥土,用创新服务民生。”刘长青教授表示,团队将持续聚焦北方农村污水治理,强化智慧化管控技术研发,推动治理从“工程达标”向“长效运营”转型。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坚守“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自2015年以来,构建起跨越十年的硕博实践团队。团队多次深入山东诸城、荣成、嘉祥等地,承载着“科技助农”“绿色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四大使命,构建起覆盖水资源保护、污水治理、农业品质升级、节能环保技术转化等领域的多维实践体系,累计开展科技服务80余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8项,开拓绿色就业岗位120余个,团队成员累计超过300人,为乡村注入科技力量。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重点实验室与地方基地,深化在污水治理、农业品质提升、节能减排技术落地、成果转化与乡村教育结合等领域的合作。计划助推“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乡村共同富裕”融合路径,让科研活力转化为乡村复兴动力,让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成长与价值。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相关文章
- 2025-08-14 15:57:00 青岛理工大学硕博实践团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 2025-08-14 11:15:00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银川举办
- 2025-08-12 16:34:00 民乐县民联镇: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
- 2025-08-12 10:00:00 岫岩矿山村:人居环境蝶变 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图景
- 2025-08-12 08:37:00 回村“爆改”!这个暑假,大学生又在村里整活了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