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月连拔十余颗牙 女子拔牙后惊现心梗症状 背后真凶竟是病毒性心肌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9:1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牧 张雨 阮国然)“现在恢复得蛮好,多亏自己来医院就诊了,谢谢医生们及时的诊断和治疗。”4月17日,即将从武汉市普仁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出院的李女士(化姓)经历了一场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历程,最终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而这一病症的诱因竟与她近期频繁拔牙有关。

李女士今年55岁,此前在外院被诊断为严重龋齿,在短短1个月内,她间断拔除了10余颗牙齿。本以为解决了牙齿问题就能恢复健康,没想到,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4月9日,李女士突然出现腹泻、发热,并伴有胸闷、气短、纳差、乏力等症状,仅半天时间症状就急剧加重。她急忙前往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医生初步考虑为急性胃肠炎,随即将其收入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然而,病情的发展远超想象。入院后,李女士的心电图报出心梗危急值,心肌损伤标志物也明显升高,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危急,必须立即行急诊冠脉造影,明确心脏血管是否堵塞,若堵塞需及时开通血管,否则将危及生命。消化内科团队迅速行动,将李女士转入CCU治疗。

当天下午,心血管中心重症监护病区主任张驰立即给李女士行急诊心脏造影结果却显示心脏血管未见堵塞。明明症状酷似急性心肌梗死,为何造影未见异常?是诊断有误,还是存在其他罕见病因?一时间,医生们陷入了沉思,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应激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可能性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张驰主任又进行了左心室造影,结果显示左心室未见章鱼篓改变,排除了应激性心肌病的可能。随后,进一步的血液检查发现了关键线索——李女士柯萨奇病毒IgM抗体阳性,而柯萨奇病毒正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致病病毒。至此,李女士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拔牙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病毒性心肌炎,但拔牙过程中或术后若发生感染,可能通过免疫反应间接诱发病毒性心肌炎样的病理进程,或加重潜在的心肌损伤风险。”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任浩进解释道。

确诊后,医疗团队迅速调整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治疗,李女士的病情迅速缓解。

武汉市普仁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张美春提醒,感冒或者腹泻时,如果伴有明显胸闷气短或明显纳差乏力,一定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及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病情恶化,防止发展成暴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心脏问题。同时,任浩进主任也强调,拔牙不慎或者短期内拔牙过多容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甚至病毒性心肌炎。因此,建议大家若必须拔牙,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注意预防感染,短期内避免拔牙过多,以降低感染风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