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省安丘市村庄名称由来和历史渊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4:23:00#奋进新山东# #安丘头条##安丘市#
安丘的村名就像土里长出的根,扎着千年的人情世故。
黄石板坡村:石头上刻着的血性
村子建在黄石板遍地的南坡上,名字直白得很。可这“石板”不简单——1944年春天,千号伪军带着炮来攻村,村民抄起土枪、镰刀爬上石围墙,从射击孔里往外打。
老人小孩搬石头、送干粮,全村子硬扛五小时,护住了身后二十几个庄。如今围墙上碗大的弹孔还在,村里人指着说:“这叫‘铜墙铁壁’,是拿命换的牌匾。”
召忽村:一个名字,一场生死忠义
春秋那年,齐国大夫召忽跟着公子纠逃难。争王位败了,公子纠被逼死,召忽一句“忠臣不事二主”,当场撞柱而亡。后人把他葬的地方叫“召忽”,东西两村守着墓,一守就是两千三百年。鞠姓人家从元代迁来,族谱里还记着:“祖训就一条——人得讲个忠字。”
孙十里村:马蹄声里的热闹日子
明朝初年,几条官道在这交会,车马店、茶馆、粮栈挨着开张,村名干脆叫“十里”——意思是离哪都十里地。
如今村里复原了古驿站:青砖车马店门口挂马灯,大戏台唱吕剧,蒸饽饽的灶台热气直冒。老人咧嘴笑:“过去南来北往歇脚,现在城里人跑来图个新鲜,这名字就没白叫!”
西古庙村:红册子里的火种
1943年8月,共产党在村头老庙挂上牌子——“中共安丘县工委”。秘密会议在黑屋开,情报藏在草垛传。
后来这儿成了县委驻地,老乡管它叫“红庙”。现在庙改成了村史馆,发黄的委任状、生锈的军号摆在玻璃柜里,娃娃们趴着看:“俺村是‘根据地堡垒’,书上写的!”
马家寨庄村:土墙头飘的将旗
薛仁贵征东那会儿,骑兵在这扎过营。后来马姓人落脚,直接叫“马家寨庄”。村里至今留着唐代寨墙的夯土层,供销社的水泥墙上刷着“备战备荒”大字。
最近官庄镇把老教室、大礼堂修整出来,摆上陶窑和纺车。82岁的马耀光摩挲土墙:“薛元帅的旗早没了,可人住久了,魂就砌进砖缝里。”
将军堂与孝仁泉:青山埋的两滴泪
黑阴崖下,唐代将军孙应乾中箭坠马。儿子孙既在坟边搭草棚守孝,泉水竟从墓旁涌出,人称“孝人泉”。
后来唐中宗在将军战死处修庙,乡民叫它“将军堂”。如今泉还在流,庙早没了影,可安丘人开车开导航——地图上仍标着“将军堂”,山民指路还说:“往西!孝子的泉眼在前头。”
结语:名是人的镜子,照见安丘的魂
石与血:黄石板的弹孔、召忽的墓碑,刻着人活一口气的硬气;
路与义:孙十里的车马店、马家寨的营盘,记着烟火人间的热闹与道义;
山与泪:将军堂的风声、孝仁泉的水响,淌着忠孝两全的千年执念。
这些名字,是安丘人的日子,也是安丘的魂。一代代人喊着它、守着它,把故事、念想、骨气,都揉进了脚下的黄土。
相关文章
- 2025-07-25 14:23:00 山东省安丘市村庄名称由来和历史渊源
- 2025-07-22 15:00:00 石山村为转移村民送“头伏”暖心饺子
- 2025-06-07 06:45:00 热气腾腾的庄子峁
- 2025-05-07 07:02:00 青春π新力量 | 95后农创客黄彬彬:在乡村种下青春的答案
- 2025-04-22 10:54:00 宁远鲤溪镇:田畴织锦绣 “订单”铺富路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