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1:43:00    

近日,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获得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批准,成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成员。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旨在为改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间的关系构建坚实的科学基础。我国于1973年加入该计划,并于1993年成立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截至今年1月,“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成员已经从成立之初的45家增加至200家,各成员单位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科研监测、自然教育、社区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西麓,总面积12.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92%。现有野生植物858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有脊椎动物32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5种。是棕熊、驼鹿、白桦等珍稀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近年来,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紧紧围绕“保护自然 优化生态 促进和谐”的工作宗旨,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天然林保护形成了以“局-中心管护站-管护员”为主体的三级管护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常态化监测保护,形成了信息化与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融合促进的发展格局。成立的“雄鹰”综合巡护队,通过人员日常巡护、无人机巡查、巡护监管APP等科技手段实现高精度全覆盖监管。同步建立了常态化监测体系,运用GPS、卫星电话等现代技术强化资源保护,形成了生态保护与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协同发展格局。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后,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其他保护区的交流合作,提升自身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水平,将保护区建设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完善资源调查监测体系。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巡护效率,同步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增强全民保护意识,为野生动植物营造更安全、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额尔古纳市融媒体中心


美编:马海文

主编:王亚男 监审:李金田

监制:付惺

总监制:苏都毕力格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