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医学 > 

  • 沈晓明主持召开全省医学学科发展座谈会

    沈晓明主持召开全省医学学科发展座谈会以“顶天立地”为目标推进医学学科建设为加快建设健康湖南提供有力支撑华声在线3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娟 张璐)31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全省医学学科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

    2025-03-31 18:35:00
  • 范先群: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更多医工交叉领军人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陈静)人工智能时代,医学教育应该怎样设计、开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表示,在即将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他将聚焦这个话题:“应该有所加、有所减”。“医学本身就是更新很快的学科,如今,新技术不断涌现,医学生要

    2025-03-02 21:35:00
  • 2024年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成果发布|关注2025中关村论坛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北京青年报记者3月31日了解到,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医学AI创新与发展论坛上,“2024年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成果”发布。在本次论坛上,海淀区与三家企业签约,进一步探索核心技术、创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本次论坛上发布了10项具有代表性的“2024年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成果

    2025-04-01 08:31:00
  • 郑栅洁:今年将实施基层卫生强基工程,健全高水平医学人才向县、乡下沉机制

    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要着力解决群众难事,比如看病就医,部分基层还存在缺人才、缺设备问题,群众看病也经常要到大城市大医院。今年将实施基层卫生强基工程,为人口较多的县乡两级配齐急需医疗设备,健全高水平医学人才向县、乡下沉机制,力争实现小病不出市县、

    2025-03-06 16:44:00
  • “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开课即“抢空”

    本报讯(记者 陈朝和)“课程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预期,展现了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巨大吸引力,也为学校推进新工科、新医科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近日,四川大学“医学人工智能”本科微专业正式开班,开课即“抢空”。记者从学校了解到,微专业第一节课刚结束,就有学生自发组建跨学科科研小组,还有未报名学生主动申请

    2025-04-19 07:10:00
  •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在“变”中创新,在“恒”中守正

    2017年底,安徽省立医院挂牌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国科大附一院"),由此开启"科大新医学"的不懈探索路。历经七载,中国科大附一院以奋进创新为笔,让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愿景从"设计稿"变"实景画"。面对新的时代使命,中国科大附一院立足"科大新医学"导向,探索出勇攀医疗高峰的新路径。

    2025-03-08 15:26:00
  • 专访范先群:期待医学教育拥抱人工智能,DeepSeek不能替代医生

    “DeepSeek虽然能力强大,但是只能成为医生的助手,疾病的诊断治疗、开处方、做手术等,还是需要医生来完成。”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来到澎湃新闻北京会客厅,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作为一名医学教育专家,范先群长期关注医学技术

    2025-03-09 15:43:00
  • 411医院开设康复医学夜门诊,满足患者晚间就医需求

    晚上七点半,位于东江湾路15号的411医院急诊科康复门诊治疗室内灯火通明,治疗床上趴着正接受针灸治疗的IT程序员张先生,隔壁床上则躺着刚跳完广场舞的退休教师李阿姨。作为上海最早在急诊增设康复医学“夜间门诊”服务的三级医院,411医院自去年9月开设康复医学夜间门诊以来,让病情不算“急”的人,在夜门诊找

    2025-03-13 17:56:00
  • “科普声誉”成为医学评价新兴指标

    近日,《中国科技产业》发表论文《基于科普声誉调研的医院绩效激励与发展策略探析》。文章通过分析过去三届“中国医院科普声誉调研报告”数据,提出医学科普对于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具有重要作用。这也为在医学领域落实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医院科普工

    2025-03-31 12:50: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