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政策 > 

  • 提振消费,重磅发声!六部门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17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要点速览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包括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最低工资标准按时调、稳步调等。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

    2025-03-18 07:24:00
  •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如何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六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如何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六新华社记者王优玲、樊曦、邓华宁“止跌回稳”“好房子”“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全国两会期间,房地产问题成为会场内外不少代表委员和有关人士讨论的焦点。2025年房地产市场走向备受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市场健

    2025-03-10 21:22:00
  • 解码三大财经热词 政策着力点渐明晰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中国证券报》3日刊发文章《解码三大财经热词 政策着力点渐明晰》。文章称,专家认为,“扩大内需”“稳住股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近期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反映出各界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改革动能不断增强的积极预期。扩大内需: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国家统

    2025-03-03 10:51:00
  • 推进全链条治理,让快递包装更“瘦”更“绿”

    3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将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3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快递包装的“臃肿”与“污染”,已成为现代生活难以忽视的生态负担。层层缠绕的胶带、过度填充的泡沫、难以降解的塑料,这些

    2025-03-14 09:44:00
  • 博士不花钱就能住中心城区?普陀长征镇发布今年全市首个镇级人才政策

    3月10日,普陀区长征镇发布《“才聚长征”实施办法》,作为今年全市首个镇级层面人才政策,在市、区两级创业人才扶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绣细花、出细活”。服务好人才的“两个家”“小家”安居与否关联企业的人才招聘质量,办公场地的“大家”成本影响着创新企业的存活与发展。此次长征镇推出的系列人才政策直指人才发展

    2025-03-10 21:26:00
  • 国新办3月21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3月21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陆建伟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新网)

    2025-03-20 14:01:00
  • 密歇根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关税政策让美国被世界孤立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反对声音。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沃尔弗斯表示,一个经济体不能随意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而美国政府肆意加征关税的行为让美国在世界上被孤立。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 贾斯廷·沃尔弗斯:你不能把电脑的电源拔掉再插上,来让电脑工作得更流畅。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也是

    2025-04-14 07:14:00
  • 银河证券:关税冲击趋弱,港股市场情绪将逐步回归

    银河证券研报称,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扰动全球权益市场。短期内,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股市估值回调。但在国内稳增长政策支持下,以及中长期资金稳股市举措影响下,投资者情绪逐渐稳定。中长期来看,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各国关税协商谈判结果以及关税落地情况。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

    2025-04-14 08:11:00
  • 黄益平:追忆金融学者张晓朴

    文/ 黄益平(北大国发院院长、南南学院院长)我是在从日内瓦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得知张晓朴不幸去世的消息的,深感悲伤,毕竟晓朴才51岁,正处于重任在肩的黄金时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处的同事请我写一篇纪念文章,我当即答应了。仔细回想起来,我和晓朴的交往并不算密切,但学术兴趣相近,谈得来。相识十多年,时有

    2025-03-28 13:19:00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题: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张晓洁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以“低成本+开源”模式训练出人工智能大模型,掀起“人工智能热潮”;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走进工厂“实训”,变得“心灵手巧”……一段时间以来,广大

    2025-04-03 21:40: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