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财报解读:份额骤降65%,净资产缩水超6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4:02:0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31日,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面临诸多挑战,份额和净资产均出现大幅下降,净利润亏损超11亿元。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亏损,资产规模缩水

本期利润与资产净值

2024年,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类和C类基金本期已实现收益均为负数,A类为 -270,307,138.08元,C类为 -54,401,916.48元。本期利润方面,A类和C类基金同样亏损,分别为 -91,266,127.02元和 -21,587,269.89元。

从资产净值来看,2024年末,A类基金资产净值为196,711,401.35元,较2023年末的636,753,359.91元下降了69.10%;C类基金资产净值为29,157,203.54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122,209,053.30元,降幅达76.14%。

基金类别2024年末资产净值(元)2023年末资产净值(元)变动幅度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196,711,401.35636,753,359.91-69.10%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C29,157,203.54122,209,053.30-76.14%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与净值利润率

2024年,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类基金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 -0.3239元,C类为 -0.4489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A类为 -37.19%,C类为 -52.07%,显示出基金在过去一年的盈利能力不佳。

基金类别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0.3239-37.19%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C-0.4489-52.07%

基金净值表现:长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各阶段净值增长率

过去一年,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13.81%,C类为 -14.12%,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79%,差距明显。过去三年,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43.93%,C类为 -44.5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20.63%,基金长期表现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

阶段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份额净值增长率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C份额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过去一年-13.81%-14.12%12.79%
过去三年-43.93%-44.58%-20.63%

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从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数据来看,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10.44%,C类为 -44.5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39%。基金在长期运作过程中,未能有效达到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反映出投资策略或市场把握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年初回撤影响全年

投资策略分析

基金在2024年参与了低空经济、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发展方向的机会,但在年初市场快速回调中未能及时降低仓位,导致回撤较大。尽管后续有所修复,但全年仍未完全恢复。基金管理人表示,将吸取经验教训,关注市场整体情况,通过结构调整避免过大回撤,并在新兴行业中挖掘投资机会。

业绩表现原因

2024年市场前低后高,四季度经济刺激政策落地和经济基本面回暖,证券市场上行。然而,基金由于年初的回撤,未能充分受益于市场的反弹。产业方面,新兴产业虽有发展,但基金的投资组合可能未能精准把握机会,导致业绩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

管理人展望:看好2025年新兴成长行业

管理人对2025年经济基本面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将继续回暖,市场信心在标杆性事件催化下得到加强,无风险收益率保持较低水平,有利于证券市场。因此,更加看好新兴成长行业的投资机会,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半导体高端芯片、机器人、大飞机等领域。

费用分析:管理费等费用有所下降

管理人报酬与基金管理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3,460,862.25元,相较于2023年的11,419,618.65元,下降了69.77%。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1,243,425.56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2,217,436.69元。

年份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变动幅度
2024年3,460,862.25-69.77%
2023年11,419,618.65-

托管费与销售服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576,810.40元,较2023年的1,903,269.78元减少了69.68%。销售服务费方面,2024年为168,961.28元,2023年为565,186.59元,下降了69.93%。

年份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变动幅度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销售服务费(元)变动幅度
2024年576,810.40-69.68%168,961.28-69.93%
2023年1,903,269.78-565,186.59-

交易与投资收益分析:股票投资亏损明显

股票投资收益

2024年,该基金买卖股票差价收入为 -322,782,547.37元,反映出股票投资组合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不佳。卖出股票成交总额为802,115,235.01元,而卖出股票成本总额高达1,123,468,978.27元,高额的成本导致了投资亏损。

交易费用

2024年交易费用为1,428,804.11元,相较于2023年的3,229,590.70元有所下降。虽然交易费用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但未能弥补股票投资的亏损。

关联交易:无重大关联交易

报告期内,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的股票、权证、债券交易及债券回购交易均无发生,应支付关联方的佣金也无相关数据。这表明基金在关联交易方面较为规范,未出现重大关联交易事项。

股票投资明细:集中于制造业等行业

行业分布

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显示,基金主要投资于制造业,公允价值为164,782,341.02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72.95%。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有一定投资,公允价值为11,304,379.87元,占比5.00%。通过港股通投资的港股主要分布在能源、工业、材料和科技等行业。

行业类别公允价值(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制造业164,782,341.0272.9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304,379.875.00

前十大股票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大股票中,多为航空航天相关企业,如中航沈飞、中航西飞、航发动力等。这些股票的投资反映了基金对航空航天领域的重点关注,但从业绩表现来看,未能有效带动基金净值增长。

序号股票代码股票名称公允价值(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600760中航沈飞21,724,339.689.62
2000768中航西飞21,380,504.009.47
3600893航发动力21,023,440.009.31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份额大幅下降

持有人户数与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58,507户,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为3.60%,个人投资者占比96.40%。从户均持有基金份额来看,A类基金户均持有14,037.66份,C类基金户均持有768.49份。

份额级别持有人户数(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机构投资者占比个人投资者占比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15,64614,037.664.13%95.87%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C42,861768.490.00%100.00%

份额变动

本报告期内,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类基金总申购份额为21,063,265.68份,总赎回份额为414,228,974.43份,净赎回份额高达393,165,708.75份;C类基金总申购份额为8,163,066.63份,总赎回份额为93,785,443.78份,净赎回份额为85,622,377.15份。整体来看,基金份额大幅下降,反映出投资者对该基金的信心有所下降。

基金类别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份)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份)净赎回份额(份)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A21,063,265.68414,228,974.43393,165,708.75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C8,163,066.6393,785,443.7885,622,377.15

风险提示

  1. 市场风险:尽管管理人看好2025年新兴成长行业,但市场情况复杂多变,新兴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可能导致基金净值波动。
  2. 巨额赎回风险:报告期内存在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较高的情况,若该投资者或其他投资者进行巨额赎回,可能对基金的投资运作及净值表现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基金仓位调整困难,引发流动性风险。
  3. 投资策略风险:基金在2024年的投资策略未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导致年初回撤较大。若未来投资策略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可能继续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

前海开源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在2024年经历了份额和资产净值的大幅下降,业绩表现不佳。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该基金时,应充分关注上述风险因素,谨慎做出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