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党建引领聚合力,政企同心筑安澜——合肥市包河区同安街道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守护独居老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8 16:55:00    

清晨拉开窗帘,是独居老人向邻居报平安的暗号;智能水表数据跳动,是社区守护老人的科技防线。8月6日上午,包河区首个实时远程监测物联网远传水表入户同安街道龙御湾小区程祁嫱老人家中。

政企协同:水务集团结对街道打造精细化智慧样板

6日上午,包河区同安街道与合肥水务集团包河供水分公司召开“党建引领聚合力,政企同心筑安澜”结对共建座谈会。双方围绕“智慧水表守护计划”的深化实施,就如何整合政企资源、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展开深入交流。据悉,与合肥水务集团开展政企共建,将物联网监测与传统的邻里守望、叩门行动、幸福来电等相结合,旨在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科技+人文”双路径,为独居老人构建24小时守护体系。

“我们目前计划是先在包河区一些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进行重点推广。依托供水服务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保障体系,初步目标是在接下来的半年内,覆盖4个街道5个社区,为符合条件的21户独居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安装物联网远传水表。”座谈会上,合肥水务集团包河供水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王燕介绍道。

双线守护:“智慧水表”遇见“早安信箱”

“通过安装物联网远传水表,我们可以实时监测老人家中的用水数据。正常情况下,老人每天的用水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我们根据用水习惯,提前设定预警值,如数据出现明显异常,就可能意味着老人身体或生活出现异常,无法行动导致不能正常用水等。”在程祁嫱老人家中,包河供水分公司服务科科长(全国住建系统劳动模范)杨维淼正与社区网格员核对水表监测数据,并仔细介绍远传水表的使用模式。

图为包河供水分公司杨维淼为老人仔细介绍“远传水表”

“比如,如果祁奶奶家今早用水峰值比往常延后2小时,我们后台一旦监测到异常,会立即通知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门查看老人状况。”通过安装物联网远传水表,实时监测独居老人用水情况,构建“数据预警+社区响应+志愿帮扶”的智慧化守护网络。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资源,以科技赋能社区治理,大大提高了对老人生活状况监测的及时性与精准性,为独居老人增添一道“隐形安全防线”。

图为杨维淼正在安装“远传水表”

“就在今早,我们社区小葛郢新村张胜兰老人家中也刚刚安装好了远传水表。”小葛郢社区党委书记许萍说道,“同时,我们社区还会把远传水表同‘早安信箱’结合起来,如发现老人家异常用水,通过二次确认,我们会第一时间联动处置。”目前该社区已形成“智能监测发现异常—早安信箱二次确认—多方联动处置”的标准流程。

精细化管理:从试点到长效的三大创新

当熹微的晨光温柔地漫过街巷,同安街道小葛郢社区的“银龄帮”志愿者们已然踏着晨霭开始了新一天的温情守护。每天清晨8:30,党员志愿者将承载着组织关怀的报纸、政策宣传单页、季节养生卡等“问候信号”投入“早安信箱”。“轻放物料+静默观察”的非打扰式探访模式,既尊重了老人生活习惯,又实现了每日安全探视。这个看似简单的红色小箱,既是传递温暖的“亲情驿站”,更是社区党委创新打造的“安全监测哨”——若晚间巡查发现信箱未开启,志愿者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同时,在朱岗社区,一张张印有“两委进小区,有事请找我”的爱心联系卡,正成为独居孤寡重残老人的“随身守护者”,通过“定期探访+需求清单”机制,发动小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协调多方力量共同解决,为老人提供关怀。“唐爷爷您好,韦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我带来了新的药。”每两个月1次,朱岗社区志愿者小袁都会带着从医院药房取到的药到地矿家园小区唐老家中,还不忘叮嘱:“这个标签上是药品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存方法,您给韦奶奶用之前一定要再仔细看一看。”据了解,退休党员唐老的老伴突发疾病需24小时照料,子女又远在外地,去医院取药成了他奔波难行的“心头事”。朱岗社区党委了解情况后,迅速组建了“‘岗’刚好”取药服务专班,专门为需要定期去医院取药的老人提供一对一送药上门服务,成为居民们贴心的“健康快递员”。目前,社区党委还在进一步部署开展辖区特殊群体代取药需求摸排工作,力求让“健康速递”覆盖到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

一份份药品传递的是健康的守护,一页页日历记录的是温暖的牵挂。“每天早晨我开门撕一页日历就算报平安了,非常方便,如果哪天忘掉了没撕,社区会来敲我的门,问问发生什么情况。”家住文昌新村A区的周金莲说。分路口社区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骨干+红色小管家”四级服务体系,通过为重点人群安装日历,每日查询日历状态,判断关注人群的生活情况,并据此及时提供跟进服务。日历上还温馨提供了居家生活、安全常识等日常百科小知识,每日撕下日历的同时也能为重点群体提供一定的百科知识宣传。

图为小葛郢社区在独居老人家门前设置“早安信箱”

图为分路口社区独居老人家门前的“晨安日历”

“我们希望通过‘早安信箱’的温柔守望,‘爱心联系卡’的主动服务,以及‘晨安365’关爱服务项目等,用党建这根红线,串起社区治理的珍珠链,让辖区老人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同安街道党建工作中心主任宋培介绍道。

从科技赋能到人文关怀,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更展现了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温度与力度,同安街道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民生承诺。未来,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整合更多社会资源,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沈健 张皓)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