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肇庆,全省第3!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7:26:005.5%,排名全省第3——今年一季度,肇庆GDP增速打出了一场引人关注的开门红,肇庆主要经济指标创四年以来最好开局。
1-3月,肇庆工业投资占固定投资比重为54.6%,占比排全省第2;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3.9%,占比排全省第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排名全省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84亿元,增长3.3%,排名全省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8%、排全省第3。
肇庆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与转变,不仅仅展现在经济数据上,相关实物指标进一步反映出肇庆平稳向上增长的趋势:工业用电量增长6.3%,制造业贷款增长9.9%,公路水路货运量增长8.8%;工业前100强企业增加值增长10.9%。制造业税收增长22.6%;近三年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5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增加180多亿元。
数字的提升背后,是一场城市的自我革新,是一系列导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效体现;涌动的动能之下,是以制造业的“发家、当家、兴家”来支撑“再造一个新肇庆”的深刻变化。

△肇庆航拍。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罗馨如 摄
诚如肇庆市委财经委会议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所指出,面对新旧动能剧烈转换,肇庆多年积累耕耘获有所收获,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01
深耕制造业的耐心
紧抓制造业当家不放松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科创资源最聚集的区域之一,为肇庆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梳理大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经济发达根本在于产业发达,关键是制造业发达。
近年来,肇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发展需求,深度对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食品饮料预制菜、金属加工、新材料、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形成“主导+特色”产业体系。
一季度,肇庆市“主导+特色”产业企业149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72.17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80.6%,同比增长5.5%。

△肇庆航拍。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把时间线进一步拉长:2021年底,在肇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肇庆审时度势,提出实施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旅游振兴、社会事业振兴,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产业振兴放在了“四个振兴”之首。
2022年,肇庆出台《开展“项目为王 企业第一 深化服务稳增长”活动实施方案》,从“谋、投、建、产”全过程为企业(项目)提供精准、优质、贴心的服务,带动全市上下实现重点企业(项目)服务全覆盖。
2023年初,《肇庆市全面落实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实施方案》发布,推出“筑巢”“引凤”“投资”“强链”“融湾”“旺市”“安商”“育苗”“科创”“融金”十项行动,坚持一年一方案,一年一部署,着力构建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7月开始,肇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举全市之力推动制造业招商项目快速落地见效。各大建设现场上涌现一批为企业服务的党政干部,为项目投产见效扫清障碍、纾困解难,使园区发展始终保持蓬勃活力。
2024年,全市新引进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首次突破1500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招商引资连续3年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秀招商地市。
一长段时间以来,肇庆全市上下形成鲜明共识:久久为功,持续深耕制造业,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深耕的定力。
肇庆用8年时间培育起小鹏汽车第一个年产能20万辆的整车基地,打造出宁德时代在华南地区最大的储能生产基地,吸引台铃、璞泰来、协鑫等一批龙头企业进驻,全市新能源汽车(含新型储能)产业规模从2020年不到300亿元壮大到接近1000亿元,使肇庆在新能源领域逐渐有了一席之地。如今肇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同时拥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储能电池项目的城市。

△小鹏汽车肇庆工厂。王振宇 摄
坚持长期主义,坚定做好难而正确的事。
一批传统企业迈出了主动转型的步伐,金田铜业原来从线缆转向精密设备的大型供应商,20多年的企业亚太金属从生产不锈钢制品到成为埃安汽车碳纤材料的重要合作伙伴;风华高科从位于肇庆的“电子厂”,历经40多年成为国家级制造业企业,聘用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研发;一大批企业融入头部企业配套体系得到迅速发展,爱龙威的汽车座椅电机占全球15%左右,成为比亚迪、小鹏的重要供应商。
回看“来时路”,一定意义而言,GDP的逆转,也是肇庆制造业的胜利。
02
来自企业的信心
有双向选择,更有共同成长
企业是经济的主体。企业发展的好坏,是一座城市的经济“晴雨表”。
今年一季度,肇庆百强企业凸显核心支撑作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百强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1.5%,增长10.9%,增幅比全市规上工业高5.3个百分点。
同时,新入库企业为肇庆注入新动能。全市去年和本年新入库企业一季度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33.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3个百分点。
在刚刚落幕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肇庆展团118家企业集中展示“肇庆制造”实力,参展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行业单项冠军占比超50%。
企业家“用脚”投票,得益于肇庆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肇庆坚持“企业第一”,全力做好各类企业主体的全过程服务,推动“肇庆服务,天天进步”,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实施“一企一策”,精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3月31日,生产小鹏MONA M03的肇庆工厂首次对外开放。在肇庆工厂食堂,何小鹏向MONA M03车主分享自己对这片热土的认识:“2017年刚来到肇庆建厂时,周边所见之处全是土地,没有建筑。如今8年过去,肇庆高新区已经拥有了数家年产值过百亿的公司。”

△小鹏汽车新车型 MONA M03 在肇庆组装车间下线。资料图
从小鹏汽车的发展史来看,它的爆款,总是和肇庆息息相关。不管是P7,还是升级改款后的P7i,还是如今的MONA M03,都是在肇庆工厂生产。作为小鹏汽车首个自建工厂,肇庆工厂承载着销量向上、发展壮大的使命。
过去2年,在小鹏汽车面临销量挑战的时候,肇庆举办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大会,打造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建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推动小鹏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户,提供“家门口”保障,成为企业最坚定的朋友。
在肇庆推动制造业积厚成势过程中,与企业双向选择、共同成长的生动案例还有许多:宁德时代在华南地区最大的储能电池基地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4个月。如今,宁德时代肇庆基地投产2年后产值超200亿元,该基地二阶段前工序整体交付,首批设备进场,未来将成为全省首个涵盖电芯到电箱、电柜和集装箱全链条储能产品的储能基地。

△宁德时代肇庆工厂。王振宇 摄
璞泰来作为宁德时代最大的涂覆膜加工供应商,将华南基地落地肇庆,将与宁德时代、小鹏汽车等重点企业形成配套,拉动上下游产业集聚。
冠旭电子工厂迁到肇庆后,就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投产仅仅一年多,产值就突破10亿元,其生产的智能耳机,销量火爆。

△冠旭(德庆)数字时尚电子产业园。冠旭电子供图
金晟新能凭借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再生利用,布局新材料产业赛道,成为在肇庆诞生的全球“独角兽”企业。
2024年,全市经营主体突破40万户,新增个转企数量增长26.8%。民营经济总量、民间投资占比均超六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肇庆连续5年保持全省前列,助力产业招商落地、中小微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发展跑出了“肇庆速度”。

△肇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招引、落地不断提速。肇庆发布 廖文奕 摄
“服务企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肇庆推动发展的决心、落实工作的行动。
03
城市奋斗的决心 再造一个新肇庆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肇庆多次提出,巩固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为广东发展大局作出肇庆担当贡献。
5.5%的背后,既涌动着企业的发展故事,也体现出城市奋斗的决心。
2025年1月12日,肇庆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会报告提出,努力实现经济总量2025年突破3000亿元,“十五五”期间更快更早、更高更好跨越4000亿元大关,为奋进5000亿元、“再造一个新肇庆”打下坚实基础。
2月20日,肇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横下一条心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起来,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一席之地。
正如肇庆市主要负责人多次指出,“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得来的收获,只要我们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能拼出一个更好的新肇庆!”
在肇庆各地,发展的热潮持续奔涌。
肇庆高新区以12.5%的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充分展现出国家级高新区勇挑经济大梁的责任与担当。全区已引进制造业项目30个,同比增长76.5%,总投资37.96亿元,高新技术、专精特新项目占比达到30%;完成工业投资数额占固投总量88%,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

△肇庆高新区。王振宇 摄
鼎湖区(含肇庆新区)GDP同比增长6.9%、位居全市第二,这已是连续第三个年头保持GDP增速稳居全市前三名的强劲势头。在广东省制造业“十四五”规划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两区正以战略转型为抓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肇庆新区航拍。曹秀茹 摄
作为广东省政府批准在全省建立的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设立两年多来,市管起步区已引进项目超20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600亿元,累计供地超100个、动工超100个,一大批项目陆续投产,逐渐形成新的后续产业支撑,“万亩千亿”大平台初步构建成形。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四会大沙片区。图源 四会发布
在各县域,园区加快扩容提质与特色发展,以“一县一园”的原则性和“一园多区”的灵活性,优化整合园区产业和空间布局,做精做专主导产业,1-3月全市县域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4.8%)、工业投资(4.1%)、规上工业增加值(7.6%)、税收(15.9%)增速均保持正增长。
如封开绿色建材、德庆风机装备、广宁循环经济、怀集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不断做优做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更多经济增长点不断被挖掘,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速。

△封开县城。张彬池 摄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人人是主角,处处是主场。
当下的肇庆,正推动一二三产全面发力,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推进“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打好“本地消费+外来消费+平台消费”组合拳,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千方百计助企拓市场、稳订单。
当下的肇庆,当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底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锐气、“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勇气。
当下的肇庆建设者,当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干劲 、“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
不久前,肇庆春日盛景两天内三上央视,七星岩风光登于人民日报新媒体《早安中国》栏目,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人们“老印象”中曾经珠三角“默默无闻的肇庆”,正以一种更加奋发自信的姿态迈进发展的新舞台。

△七星岩。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肇庆经济基础稳、韧性强、潜力大;肇庆也将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活力,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迈向胜利,肇庆有耐心、信心和决心!

来 源:南方+(策划:赵进 采写:记者 吴帆 通讯员:黎志鋆 胡玉坤)
编 辑:骆靖敏
相关文章
- 2025-05-06 21:46:00 “电梯大王逝世后”25亿元股权继承人为爱人 儿女声明"自愿放弃"
- 2025-05-06 19:06:00 13.41亿元!山东省国资委又将拿下一上市公司
- 2025-05-06 17:26:00 肇庆,全省第3!
- 2025-05-06 15:20:00 5月6日A股分析:沪指涨1.13%报3316.11点,两市合计成交13361.91亿元,资金流入最多的行业板块为软件开发
- 2025-05-06 12:51:00 一季度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开工 总造价超10亿元项目达182个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