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外媒:印巴局势难以摆脱“核战争的幽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4 21:09:00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1947年分治以来,双方先后爆发了3场战争,边境地区的小规模冲突和军事对峙更是“家常便饭”。正如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近日刊文所言,这两个南亚邻居比其他大多数国家更了解事态是怎样一步步升级的:恐怖袭击发生、双方相互指责、空袭和炮击接踵而至、全世界屏住呼吸、外交官们四处奔走……突然间,局势开始降温,那些极具挑衅性的声明被撤回……接触线依然紧张,但不会天翻地覆。

然而,国际舞台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剧本。印度和巴基斯坦双双成为有核国家之后,它们之间的摩擦对全球安全的影响更明显了。英国广播公司的相关报道提到,5月初新一轮冲突发生后,虽然印巴很快停火,最后通牒与(发射核武器的)“红色按钮”并未出现,但“军事报复-威慑传递-国际调解”三者间的脆弱结构还是让南亚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召唤出“核战争的幽灵”。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印度和巴基斯坦各拥有约170枚核武器。双方都致力于建设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核威慑机制。截至目前,两国的大部分核弹头由陆基导弹部队负责投送,印度拥有比巴基斯坦更强的海基和空基核力量。

至于核威慑战略,印度在1998年首次核试验后秉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但保留了用核武器反击生物和化学武器攻击的权利。巴基斯坦官方未公布明确的核力量使用规则。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萨迪亚·塔斯利姆指出,官方声明和访谈可以提供线索。比如,负责监督控制核武库的巴基斯坦国家指挥局曾委托其部门负责人宣布“4条红线”:重大领土损失、关键军事资产被毁、经济扼杀和政治不稳定。又如,2002年,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表示,该国的“核武器只针对印度”,且只有在“巴基斯坦作为独立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使用。

20多年来,偶尔会有误射导弹之类的意外事件,但外界更愿意相信,印巴在军事冲突中动用核武器的危险相对较小。这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在意自身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是两国决策者担心,一旦跨过“核门槛”,事态将变得难以控制。尽管如此,曾在几年前参与研究印巴核战争可能性的科学家、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艾伦·罗伯克对英国广播公司表示,涉核冲突很多时候具有偶然性,“可能由人为疏漏、黑客袭击、恐怖主义、计算机故障、数据错误乃至不稳定的领导人造成”。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不断强化核武库。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整理的数据显示,依靠至少4个钚反应堆和不断提升的铀浓缩能力,到本世纪20年代后期,巴基斯坦的核弹头有望超过200枚。印度方面,截至2023年,该国储存了约680公斤武器级钚,足够制造130枚至210枚核弹头。

一些军事和国际问题观察人士认为,核武器的存在为印巴局势注入了一股持续的暗流;无论领导层多么有经验和克制,都无法完全排除下一场冲突发展为核战争的风险。

《国家利益》援引威胁评估公司ScarabRising总裁、地缘政治分析师伊琳娜·苏克曼的评论称,“核保护伞下的有限战争”只是个危险的神话,它无法克服一种悖论:核武器有助于阻止全面战争,但战术核武器的普及,会令任何一方都敢于在较低级别的冲突中采取更激进的行动。同时,无人机、网络战和高超音速导弹等新技术模糊了常规资产和战略资产的界限。“例如,无人机对关键雷达设施的袭击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态势升级的前奏,从而触发意外反应。军事技术越复杂,误判的可能性就越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