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沙尘罕见到达广州,春季极端天气频发,这些多发病别大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6:26:00    

本周末天气变化剧烈,国内多地都出现大风、沙尘、强雨雪、强对流等极端天气。

受北方沙尘天气南下引起的浮尘天气影响,今日(4月13日)广州空气质量显著变差。广州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的监测结果显示,4月13日14时,广州全市平均AQI指数达到314,罕见地达到了严重污染级别,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生态环境部门预计,本轮污染过程可能持续2~3天,后日(15日)将有显著改善。

沙尘天气对个人健康、居家生活、出行安全等都有一定的危害。沙尘中含有大量PM10和PM2.5颗粒物,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危害人体健康。

春日沙尘来袭 要做好个人防护

减少外出:沙尘暴期间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佩戴防护用品:外出时,应佩戴口罩、纱巾、护目镜或风镜等防尘用品,避免沙尘进入呼吸道和眼睛。

注意交通安全:驾驶人员应减速慢行,开启大灯和雾灯,避免在沙尘暴中高速行驶,以免发生危险。

保护皮肤和眼睛:沙尘天气发生时,要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外出后要及时清洁面部、鼻腔和眼睛等部位。

饮食与饮水:这种天气,一定要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坚果等,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儿童、老人、孕妇等重点人群:对沙尘颗粒较为敏感,要尤为注意,如果这类人群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面对极端天气

除了需留意预警、减少外出

还应警惕可能出现的健康风险。

近日,重庆多地迎来雷暴天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短短4小时就接诊了310名雷暴哮喘患者,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这是因为雷暴来临前的冷空气和大风,可以将花粉和霉菌颗粒带入云层,云层中的水分和闪电使花粉颗粒和霉菌颗粒爆裂,释放出更小的微粒,这些花粉微粒更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继而引发雷暴哮喘。

图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春季既是万物复苏之季,又是疾病多发之季,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湿热扰眠”等进入高发期,尤其是遇到极端天气时,更应注意健康防护。

乍暖还寒时

如何做好春季高发疾病的预防?

春日健康攻略请收好

◆ 春季“咳咳咳”太烦人

进入春季后,广东多地都会出现“回南天”气候,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大,这种环境非常利于病毒的传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通常,春季常见呼吸道疾病及其症状主要有:

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病情相对较轻。症状包括低热或不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以及咳嗽、咽喉疼痛等。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病情相对较重。症状包括畏寒、高热(体温通常在38℃以上)、头疼、乏力、肌肉酸疼等。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在起病初期相对较轻。

此外,春季也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猩红热、诺如病毒、麻疹等。

各类过敏高发

一般春季过敏的高发期出现在3—5月份,这时各类花粉、树絮等悬浮颗粒物较多,常见过敏疾病大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以及皮肤过敏等,症状多表现为:

呼吸系统不适: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如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如喘息、憋气及呼吸困难。

皮肤不适:春季昆虫活跃,蚊虫叮咬和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较为常见,可能出现红斑、瘙痒、斑块状红疹及疼痛等常见症状,部分人群还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或者湿疹样改变。

当心“温差刺客”

春季气温忽冷忽热,加上气压、湿度波动频繁,人体血管因为外界温度的变化迅速扩张或收缩,进而引起血压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每年3-4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期”,高血压、冠心病、心梗、脑中风等疾病发作风险显著上升。

清晨6至10点,人体交感神经活跃,血管随之收缩,血压迅速升高,老年人若突然从卧位起身时,血液因重力迅速下移,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因此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晨起的三个“半分钟”十分重要:即醒来以后躺在床上“半分钟”,伸伸懒腰,不要立刻起床下地;坐起来后靠在床头“半分钟”,这个半坐的体位可以使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开始逐渐增加;把腿下垂,再等“半分钟”,这是再一次预热,使心血管系统适应直立状态。

气温骤变会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险。专家表示,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暖,定期服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运动锻炼,增强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春困”和“湿热扰眠”

很多人都感觉,春天时情绪不稳定,而且睡眠质量下降,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变化大,气压、湿度波动频繁,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尤其是与情绪相关的激素,导致睡眠节律发生改变。

岭南地区特有的“湿热”同样会影响睡眠,据了解,广东地区睡眠障碍患者中,超四成存在湿热体质特征,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若不重视“湿热”,湿热上扰心神,轻则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重则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市民如何简单区分常见的失眠类型?专家介绍,常见失眠主要有四种:若失眠多梦、易醒、乏力、食欲差,多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多为阴虚火旺型;失眠多怒、胁胀胸闷、头痛目赤,多为肝郁化火型;失眠多梦、头重胸闷、口苦痰多,则多为痰热扰心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可以分别尝试用黄芪龙眼红枣粥、百合莲子银耳羹、玫瑰花佛手汤、茯苓薏米粥等食疗。

春季是充满生机的季节,我们在欣赏大自然美好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的健康,注意预防,均衡饮食、合理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享受一个健康愉快的春天!

统筹:崔素华

制图/张映武

综合自新华社、中国天气网、健康中国、重庆商报、中国疾控中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