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稳住汇率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权威人士解读货币政策的“四个平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4 18:49:00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
如何理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四个平衡”?专家表示,“四个平衡”表明今年货币政策还是要兼顾多重目标,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也要注重防风险,还要破解中美利差、银行利差等国内外约束,政策需要把握好合理的节奏与力度。结合形势变化,预计货币政策总量、结构、利率、汇率等方面都会合理平衡、协调发力,形成政策组合拳效应。
上述专家还称,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这些都是当前市场关切、需要支持的重点领域。
从科技创新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回顾历史,历次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都伴随着金融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周期长、资金需求大、不确定性高,近年来在央行引导下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已然很大,未来还需继续保持。
从消费看,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大的思路已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且更加注重消费。央行积极研究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政策举措,这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体现,也是结构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但同时促消费也要发挥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合力。
从外贸看,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突发性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越来越大,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断调整,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上升,稳外贸需要进一步加力。
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有很多积极的提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上述专家介绍,总量方面,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表明央行有能力有意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
利率传导方面,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这实质上有助于拓宽利率政策空间。
结构方面,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并继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汇率方面,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稳住了汇率,也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上述专家强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 2025-05-02 20:12:00 榆能集团:科技创新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2025-05-01 19:19:00 雄安新区:打造增材制造产业新高地
- 2025-05-01 06:31:00 解放日报评论:占据科创制高点,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 2025-04-28 11:34:00 【光明时评】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更高含“绿”量
- 2025-04-27 09:42:00 抓住人工智能浪潮!外资公募一季度持仓曝光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