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媒体联动丨中国新神话——混元伞×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装载乾坤,磁力无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3 21:03:00当前,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它们全面展示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彰显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讲述着中国现代新神话。
四川日报联动湖南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湖北日报,开展“中国新神话”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用万龙甲、混元伞、天元鼎等中国神话中家喻户晓的神兵利器对应各省具有代表性的“大国重器”,突出展示这些“大国重器”的重要作用和最新进展。

神兵利器
混元伞又名混元珍珠伞,是小说《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之一的魔礼红的法宝。此伞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晃一晃,可收取敌人的宝物和兵器。犹如混元伞有着强大的“磁场”吸力,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可实现超高场、平顶磁场、重复频率磁场等不同类型磁场,创造了多项磁场参数世界纪录。
名片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是从事强磁场科学、技术及应用研究的国家级大科学平台,承担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任务。它是教育部高校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对支撑前沿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设施由磁体、电源、控制和测量等子系统组成。设施建有50-94.8T的系列脉冲磁体,30.45MJ/25kV电容储能型、100MJ/100MVA脉冲发电机型电源以及12.2GJ蓄电池型电源和精确时序控制系统,可实现超高场、平顶磁场、重复频率磁场等不同类型磁场,电输运、磁特性、磁光、电子自旋共振等8个科学实验站及配套低温系统,核心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新进展
2024年10月底,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李亮教授团队与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实现了26兆瓦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的原位退磁与退磁后的再饱和充磁。这项技术突破,对于大型永磁电机退役回收后的绿色再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永磁电机是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和舰船驱动等领域的核心装备,作为其动力源的磁极,由众多稀土永磁体组成,永磁体需要经磁场饱和充磁后才具有稳定的磁性。随着永磁电机的大型化和高功率化,在传统“先充磁后组装”的制造技术中,由于充磁是电机制造的第一道工序,使电机制造全程带磁带力,组装难度大、效率低,磁极性能容易受到后续工序的影响;而现有的大型永磁装备的运维及退役回收,需要磁极无磁拆卸,但现有的加热退磁技术,能耗大、污染重、报废率高,迄今为止没有形成成熟、高效、可靠的风力发电机退役回收技术。这些都制约了大型永磁电机制造及绿色再制造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李亮教授团队进行了十余年的攻关,首创大型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后充磁”方法,将常规电机制造的第一道工序——给单个永磁体逐块充磁,变成电机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后充磁,突破大尺寸磁极整体充磁、复杂磁路约束下精准原位退磁及充退磁装备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瓶颈,于2021年6月成功研制国内首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设备,2023年9月实现20兆瓦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东方电机、湘潭电机、明阳智慧能源、哈电风能等企业2.5-20兆瓦全系列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制造,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我国风电绿色制造实现里程碑式高质量发展。
强磁场是现代科学实验最重要的极端条件之一,能够为基础科学研究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提供更多机遇,脉冲强磁场装置是获得高场强最有效的方法。强磁场中心团队坚持自主创新,创造多项磁场参数世界纪录,同时不断提升开放共享水平,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成果,产出居国际同类设施最好水平,结束了我国相关研究长期依赖国外设施的历史。
湖北日报 张歆 文俊
相关文章
- 2025-05-04 09:43:00 河南日报头版关注封丘县起重产业:细分赛道冲出隐形冠军
- 2025-05-01 19:19:00 雄安新区:打造增材制造产业新高地
- 2025-04-30 17:33:00 中移物联水利大模型亮相数字中国峰会
- 2025-04-30 07:36:00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
- 2025-04-29 17:29:00 好评中国·好作风领社风丨以作风“小切口”,绘社风“大画卷”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