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铜梁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 为项目抢出至少30天建设时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2 16:5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陈维灯

3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区整合政务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为项目抢出至少30天的建设时间。

目前,位于铜梁高新区的重庆铭利达高端新能源汽车镁铝合金精密结构件生产项目(以下简称“铭利达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辆穿梭,塔吊来回运载,桩基施工已近尾声。

得益于“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铭利达项目在2月16日拿到施工许可证,不到一周后即开工建设。

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高志刚介绍,传统的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往往涉及多部门串联审批,耗时长达数月。铜梁区将服务前置,经审核确定列入“拿地即开工”项目储备清单的项目,按“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配套手续”三线并行、同步推进,从而实现拿地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人防报建批复文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事项快速办理。截至目前,已有 18 个重大项目纳入铜梁区“拿地即开工”储备清单。

以铭利达项目为例,相关规划方案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前置至土地供应阶段,原本需1个月完成的审批流程,如今交地当日即可一次性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关键证照,为项目抢出至少30天的建设时间。

“三线并行同步推进,大大缩减了我们的审批时长。”铭利达项目人事行政主管宁朝钢介绍,该项目计划年产铝型材2万吨,铜梁区推行的“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极大地缩短了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时间,“以前至少要等一年才能开工建设,现在整个项目有望在9月份就完成整体建设。”

“围绕高效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投产,我们建立了高效优质服务建设项目空间和要素保障机制,选址论证、土地供应和方案指导“三提前”,通过这些改革措施,能够真正实现‘交地即交证’,也为竣工验收提供了有力保障。”高志刚介绍,铜梁区将竣工验收涉及的5个测绘事项整合为1次综合性测绘,测绘周期压缩70%,费用降低20%,竣工测绘到确权登记最快4个工作日办结。这种“减法”思维下的流程精简,既符合法律框架,又释放了行政效能。

>>>记者手记:

“抢”出来的30天,背后是服务理念的革新

铜梁区“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为项目抢出至少30天建设时间,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政府部门服务理念的深刻变革。

传统工业项目审批流程繁琐复杂,企业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的问题长期存在。铜梁区敢于打破常规,将“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将服务前置,把原本需要企业“跑”的流程,转变为政府部门主动“送”服务,这种“减法”思维下的流程再造,体现的是政府部门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拿地即开工”模式的成功实践,离不开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铜梁区通过整合政务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配套手续等环节的同步推进,这背后是政府部门之间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的积极探索,更是构建服务型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30天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更早投产、更早见效;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意味着更快的项目落地、更强的产业集聚。铜梁区“拿地即开工”模式,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拿地即开工”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如何确保审批效率的同时保障项目质量,如何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更多领域,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会不断增强,营商环境会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