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连着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07:04:00
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在车间检查柴油机的运行状况。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原标题:技能人才从“螺丝钉”变“顶梁柱”——辽宁大连着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我们构建了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激励机制,晋升技能通道L1、L2层级的技能人才薪酬水平分别与公司中层正职、副职管理人员相当。”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和市总工会联席会议上,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健说。
这是大连市多部门合力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缩影之一。近年来,大连着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有利于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的体制环境。
大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如今技术人才正从“螺丝钉”变身“顶梁柱”,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完善体制机制
“过去技工干到顶也就是高级技师,现在技能人才的待遇越来越好,这让我们有了奔头。”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数控技师马树德的感受,折射出大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顶层设计突破。2018年以来,大连市构建起“党委领导、工会牵头、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33家市直单位联合出台40余项政策,覆盖技工待遇提升、职业教育等。
改革“刀刃”首先对准体制机制。大连在全国率先建立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职业发展“双通道”,在58家重点企业试点“新八级工”制度。大连市总工会牵头搭建的“工匠杯”擂台赛,6年间培育出60余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2名“大连工匠”从车间走向领奖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连市已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67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超400个,形成高技能人才培育矩阵。
搭建培养体系
最近,在国网大连供电公司二次检修工区,副主任董明和徒弟一起调试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他感慨道,自己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省级专家,离不开公司独创的劳模工匠全生命周期成长体系。该体系从荣誉奖项、创新成果等12个维度对员工进行量化考核,为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了精准导航。董明介绍,公司还将技能竞赛与专家评定、绩效管理深度融合,近3年培养出26名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工匠。
在大连,通过比赛脱颖而出的技能人才还有很多。大连商业学校教师唐为成摘得调饮师技能大赛桂冠后,被三家茶饮企业聘为技术顾问;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技师李俊凯凭借“每两天完成一项技术改造”的比赛成绩,收入实现三级跳。大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大连投入超亿元专项资金,构建起“培训—竞赛—晋升—激励”培养体系。
强化服务支持
大连不仅注重培养体系的完善,还重视技能人才的权益保障与服务支持。
大连在全国首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一站式维权机制,连续21年开展“双合同月”活动,有效保障了技能工人的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新引进的高技能人才经认定后,将根据其层次享受高额安家费:领军人才可获260万元,高端人才可获120万元,青年才俊可获30万元。针对重点产业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大连市还将提供每月4000元的薪酬补贴,保障期限长达36个月。同时,技能人才还可以享受配偶就业支持、子女教育保障以及住房、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
(科技日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吴庆国)
相关文章
- 2025-05-02 08:52:00 一趟航班备降3次,延误超12小时!情况说明→
- 2025-04-30 14:49:00 青年节百人交友活动预约报名
- 2025-04-29 13:38:00 劳动最光荣,技能展风采:珠晖区上托小学举行劳动技能大赛
- 2025-04-27 20:18:00 大连市教育局通知
- 2025-04-26 17:10:00 博物馆馆长开讲 邀您共赴文博之约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