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人博会 | 杨鹏博:数字赋能 重构人力资源服务价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22:56:00    

4月20日,家住毕节市大方县六龙镇的李秀兰点开“毕节振薪人力”小程序,一条新消息跳出来:“广州某电商客服岗,日薪200元,居家办公。”她熟练地点击“报名”,这是她第三次通过平台接单。

这根连通东西部的网线背后,是薪太软(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薪太软)为大方县打造的“人力资本数字化统筹平台”。这一模式通过整合碎片化资源、打通就业通道、引入新业态项目,探索出一条“就业不离乡、贡献惠家乡”的发展新路。

“为破解劳务输出分散化难题,平台将各乡镇零散的劳务经纪人整合为村级‘劳务协作合作社’,形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化劳务网络。通过与东部用工企业对接,定向培训并统一输送劳动力至江浙沪、广东等地,既保障就业质量,又以市场化服务费反哺村集体。”薪太软董事长杨鹏博说。

杨鹏博进行项目介绍

“大方县每年超20万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社保和税费均在异地结算,本地‘颗粒无收’。”薪太软董事长杨鹏博告诉记者,如今,平台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的非在编用工结算统一归集,借助金融科技实现资金流透明化与工资精准发放,同时以服务外包模式推动薪资回流,更通过数据集聚为政府精准调度劳动力提供支持。

这是杨鹏博与贵州的“双向奔赴”。2016年,当他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薪太软时,特意将贵州大数据试验区的规划白皮书摆在案头。2021年,受贵州省人社厅邀请,薪太软到贵州设立了分支机构。建设了“区域级薪酬结算中心”。别人总说贵州山多路险,但在杨鹏博看来,正是这些山体构筑了数据中心天然的物理防火墙。

这种“山地智慧”很快结出果实。“人力资本数字化统筹平台”上线后,大方县已向科大讯飞、美宜佳等企业规模化输送数万名务工人员。与此同时,平台引入“云客服”“云标注”等数字化新业态,让留守劳动力足不出户即可参与东部企业的远程业务。这一创新模式不仅盘活了大方县的人力资源,更吸引腾讯、猎聘等龙头企业入驻当地人力资源产业园,形成“引资+育人+金融”的生态闭环。2022年试运营以来,平台累计带动超5000人本地就业,推动薪资回流超亿元。

当这个“贵州模式”被复制到全国40多个城市时,杨鹏博总不忘强调:“这是从贵州长出来的数字解决方案。”

这本是杨鹏博回报家乡的一个情怀,谁能想到却在家乡支持下走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如今借此快速发展,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能。薪太软在西南区域业务增速已超过集团总部的3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陈露

二审 管云

三审 岳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