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在中国:明代国画题跋赏析》分享会在2025惠民书市举行——如何完整地欣赏一幅古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9:37:004月27日,《美在中国:明代国画题跋赏析》(以下简称《美在中国》)新书首发式在河北省第十一届惠民阅读周暨2025惠民书市举行。本次惠民书市的主会场设在保定,《美在中国》作者、北京大学书法硕士(师从王岳川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助理王稼丰,保定学院文联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保定市书法家协会执行副主席刘世斌一起为读者揭秘了中国画题跋背后的故事。
题跋是一种文体,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说得清楚:“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画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
在河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美在中国:明代国画题跋赏析》中,作者用优美而有趣的笔调介绍了包括文徵明、唐寅在内的50多位明代画家的画作、题跋以及背后的故事,帮助读者感受明代画坛的风貌以及文人的雅趣,学习如何品评和鉴赏书画题跋。

王稼丰(左)、刘世斌为现场读者讲解了题跋背后的故事
王稼丰表示:“鉴藏、题跋、著录等一起构成书画作品的完整形态,它在物质上有工具、笔墨、装裱、递藏、题跋等维度。其中,题跋是书画鉴藏的最主要的批评形式,也是当事人亲笔写下的书画的接受史。《美在中国》包括对题跋方法的阐述、对具体题跋的展开、对题跋手法的解读等内容。”
通过题跋的形式,读者可以深入地理解古代书画。王稼丰介绍:“有了题跋之后,读者可以看到一幅画完整的、丰富的形态。比如吴伟的《武陵春图》,没有题跋,大家会把它当作一幅普通的仕女图。但有了题跋,这个人物背后有怎样的命运,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故事,作者对她有什么样的情感,不同时代的收藏家、不同的人看到这幅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这是跨越了几百年的、一代一代的情感和共鸣。”
刘世斌表示:“这本书打破了美育图书的传统范式,是一座桥——一端连着明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山水的痴狂、对命运的豁达,一端通向当代人对生活之美的觉察、对精神世界的滋养。当古人的题跋化作现代人的生活智慧,美育就真正融入了日常。”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国画之美不仅是笔墨,《美在中国》可以让大家看到书画背后鲜活的人物、真挚的情感。对于专业读者来说,可以在这本书的笔墨之外看到文本、体例,在技法的基础上补足情、理,从而掌握题跋,以求达到艺文兼备的境地。

热心读者为王稼丰献花并分享参加此次活动的感想
活动现场来了不少热心读者,来自保定学院的大学生康慕华表示:“以前看中国画的时候,更多的是欣赏画作本身,很少注意去看题跋的内容。今天听了这场分享会,在笔墨、文本等层面上对古代书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后也会多关注画作的题跋。”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慧丽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杜康
■编辑/杨旭妍
■校对/赵润泽 韩妮
相关文章
- 2025-05-01 19:19:00 雄安新区:打造增材制造产业新高地
- 2025-04-30 18:58:00 民乐县永固镇:“四常”行动聚民心服务下沉惠民生
- 2025-04-30 17:33:00 中移物联水利大模型亮相数字中国峰会
- 2025-04-30 07:36:00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
- 2025-04-29 17:29:00 好评中国·好作风领社风丨以作风“小切口”,绘社风“大画卷”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