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北出台全国首个 省级住建AI+方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9:10: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住建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湖北迈出领先一步。

日前,湖北省住建厅率先在全国省级住建部门中制定并出台了《湖北住建“AI+”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成为全国首个省级住建领域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

近年来,湖北以智能建造为突破口,以试点企业、试点项目为切入点,系统性推进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场景不断创新,取得新进展。

《方案》以“创新驱动、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安全有序”为原则,立足8个应用场景,明确了湖北住建领域三年发展路径。到2025年,初步建成基础支撑平台和7个场景初步应用,人工智能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到2026年底,8个应用场景取得试点成效,在全省市州和企业推广;到2027年底,全面推广8个应用场景,形成推动住建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撑更多应用场景。

构建全链条智能化解决方案

近年来,湖北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以科技之眼铸就安全基石,推动建筑业向精细化、数字化、绿色化跃迁,为建筑业向“新”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方案》聚焦住房公积金、工程设计等八大关键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解决行业痛点难点,提升业务效能和服务水平,助力住建领域治理现代化。

具体来看,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打造智能客服,实现政策精准解答、业务办理引导;运用AI自动分析申请材料,识别缺失与风险,实现智能审批。工程智能设计,推动BIM技术与AI设计大模型结合,自动生成并优化设计方案,构建知识图谱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施工图智能审查,开发“AI审图助手”,集成标准检索与问题提醒功能;升级AI+BIM辅助审查系统,自动筛查强制性条文。工程智能造价,利用AI深度学习构建造价大模型,建立政府投资工程数据库,推动智能工程量清单与造价指标生成。工地智能监管,基于视频AI识别人员离岗、禁区闯入等行为;智能监测设备设施安全与环境指标(扬尘、噪声等),构建全域智慧监管体系。城市智能管理,通过图像识别自动监测市容秩序、垃圾堆放、运输轨迹,实现违规预警与快速处置闭环。城市生命线安全智能感知,融合视觉大模型与感知设备,实时监控燃气、供水、排水、桥隧风险,实现全域安全预警。政务智能运行,构建智能客服与审批系统,实现高频事项精准解答、复杂问题智能派单、部分审批“秒批秒办”;开发智能办公助手,辅助办文、办会、督办。

据了解,《方案》首次系统构建了住建领域AI应用指标体系,其“场景化落地、阶梯式推进”的实施路径具有显著示范意义。随着AI技术深度嵌入住建全链条,湖北有望在智能审批、无人化监管等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实践成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四大关键场景取得初步进展

聚焦差异化、专业化与精细化方向,《方案》着力打造体量适中、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运行高效的标杆项目和典型应用场景,从“解决具体问题的小切口”到“有成效、有创新的亮点场景”,再到“有标准、有机制、有政策支撑的新模式”,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局”,推动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高质量建设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住建厅迅速落实落地相关政策,目前已有四大关键场景取得初步进展。

其中,在公积金智能客服试点方面,武汉、宜昌、孝感、黄石、鄂州、荆州等市州已完成试点开发,实现问题咨询、政策检索等功能。在工地智能监管场景建设方面,湖北省住建厅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湖北电信等技术支撑单位研究工地AI视频识别方案和技术标准,已接入部分工地开展试点。另外,城市生命线安全智能感知场景完成全省设备在线情况智能问答功能,可通过人机对答获取各市州、各专题场景的设备在线情况,分析各市州的设备接入趋势,对比分析各市州的数据情况。另外,已开发上线湖北住建智能客服,涵盖城建档案、企业资质、注册人员、安管人员、特种人员、项目管理等业务知识库,不断优化问答功能,提升智能客服咨询答疑准确率。

湖北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住建系统将持续深化方案落实,强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加速八大应用场景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切实以人工智能赋能住建行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湖北在中部崛起新征程中谱写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