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鸥网络

首页 >  产业 > 

  •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张振涛:设立碳捕集专项资金和技术奖励,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雷椰 李德尚玉 实习生房思宇 北京报道3月4日,全国两会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近期就绿色转型、CCUS等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张振涛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今年张振涛拟提交《加强碳捕集技术净捕集率评价,推动高净捕集率技术发展关于C

    2025-03-04 20:30:00
  • 百万年薪“跨省闪送”!番禺“超强引才团”进京“摇人”

    4月19日,由教育部与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北京站)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此次广州番禺区还派出由多家重点企业(单位)组成的“超强引才团”,携年薪百万“硬核”岗位亮相,湾区创新企业与首都高校人才双向奔赴,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百万英才汇南粤”

    2025-04-19 22:26:00
  • 8家企业集中签约上“岛”!成都科创生态岛人工智能产业业态再升级

    在4月10日“成都科创生态岛·岛上见”活动上,8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集中签约上“岛”。此次签约登“岛”的8家企业覆盖了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智能装备制造等众多关键赛道与应用场景。目前,W7楼宇已汇聚多家人工智能领域明星企业,其中既有KIMI、云天励飞等独角兽企业,也有浪潮云、晓多科技、潜行创新等“隐形冠

    2025-04-11 23:40:00
  • 打造“第四极”,四川何以能?

    每经记者:吴林静 迈向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主持发布会、跑酷打卡、泡茶炒菜、举重翻跟斗、做手术问诊写病历……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以下简称“四川发布会”)举行,“四川造”机器人和大模型产品组团亮相。当前,四川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为重点推进的“15+N”重点产业链之一,积极建设国家人工智

    2025-03-20 00:30:00
  • 两会声音丨人大代表张江平:加快推进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改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3月5日,记者获悉,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的建议聚焦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改革和完善时尚产业商标共存机制等。全国人大代表、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受访者供图张江平指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是国际竞争力

    2025-03-05 21:17:00
  • 垫江打开神奇“阀门” “无中生有”构建百亿级产业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颜安 通讯员 黄丽平3月20日,垫江县举行“央地合作聚力打造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基地专场对接活动”,成功签约10个项目和金融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过去,阀门产业在垫江是空白,但“阀门之都”温州从事阀门相关工作的垫江人却达4万人之多,其中100余人还创办了阀门企业。从2023年开始,

    2025-03-21 08:05:00
  • 海南首个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成立 为航天产业链培养人才

    中新网海南文昌3月8日电 (郑晶晶)海南省首个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下称“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7日在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成立。3月7日,海南省首个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在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成立。郑晶晶供图据悉,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由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联

    2025-03-08 12:21:00
  • 民营经济谱新篇|向“新”谋远 民营企业开启“加速跑”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一段时间以来,奋进正当时,民营企业正以创新为引擎,积极布局新赛道、新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面向未来加速竞跑。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60.5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4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

    2025-04-06 14:57:00
  • 商业化在即,一批未来产业蓄势待发丨2025全国两会前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持续引发热议。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重点工作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体制机制改革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2025-03-03 21:10:00
  • 沿海产业转移 湖南永州如何接“稳”?

    中新网永州3月23日电 (记者 唐小晴)作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湖南永州市近年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锚定“向南向海向外”战略方向,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开展承接融合,承接规模、产业层级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目前,该市共承接产业转移签约项目1565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173个,占比75%;引

    2025-03-23 11:5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